第六任帝釋名叫憍支迦。他以甚麼善業而能轉生成為帝釋天王? 其前世為一位大富大貴的婆羅門,樂善好施,於奢華居所內供養眾婆羅門,常集沙門眾、德高望重者,為其設大齋會,供養飲食、廣施財物。由於其善業因緣,所以將來會成為帝釋天王,名叫憍支迦,又因他不間斷地廣造善業,以此無量福德,必當再成為帝釋天王,名叫憍支迦。此帝釋管轄的世界,正值釋迦牟尼佛住世,他以聽聞佛法的功德力而遮蔽了三惡道。帝釋將來從天宮退墮後生於人間,如是這樣的在天界、人間生死往返七次,亦如是依循佛教正道行持。
…世尊釋迦牟尼佛為帝釋憍支迦解說執著諸欲之過患、出離世間諸欲等法,並對他廣說勝義、了義法。帝釋聞法後,心開意解即證得初果須陀洹。當時帝釋證得了果位後,依次序生死往返天上人間,遮蔽退墮,不入三惡道。由於此因緣,夜摩天眾在佛塔內牆壁中,不見帝釋第八次出生處的顯現景象。因他已進入了涅槃,故過了第七返的天上人間生死後,再沒有第八返的輪迴轉生。
註:
(1) 這是帝釋憍支迦為何沒有第八生處的另一資料:【正法念處經】卷第二十五「觀天品」第六之四(三十三天初)載:「…以慚愧心思維:『我(即帝釋)會有幾多世享受如是的果報?』 因其善業故,於宮殿的牆壁中,看見他個人自身,天界中七次生,人間中七次生,去來七次往返,沒有第八次的生處。非生於天中,非生於人中,非墮入地獄中,非投生餓鬼中,非轉生畜生中。帝釋心念:『為甚麼我身沒有生處? 我將生在何處世界而不能夠預見?』 他心裏生起驚慌怪亂,為甚麼沒有第八生處? 久久思維後,便自己想到了:『先前曾經聽聞世尊這樣說過,證得須陀洹果之人,七生之後,入有餘涅槃,我必定是如此了。』 他便以清淨心、歡喜心,誠摯敬禮世尊。」
(2) 祇有這位帝釋命運最好,因為他遇到了釋迦牟尼佛為其說法而證初果,由於佛法的功德力,所以能從天上退到人間,然後從人間又上昇天上,往返七次。 |
名憍支迦。彼何善業? 謂前世時,是多財寶富婆羅門,一居奢內置婆羅門,設大齋會,集尊重人,飲食供養施其財物。彼業因緣,是故當來作帝釋王,名憍支迦。又本復作無量福德,當作帝釋,名憍支迦。帝釋王處,有佛世尊釋迦牟尼說法勢力,令彼帝釋閉塞惡道。天中退已,生於人中,如是七返,如是道行。
…彼佛世尊,為說欲味過患出離,廣說如是勝修多羅。彼憍支迦如是聞已,即時獲得須陀洹果。時憍支迦,既得果已,次第退生,閉塞惡道。以此因緣,夜摩天眾,此佛塔內壁中,不見彼憍支迦第八生處。彼帝釋王,得涅槃故,過第七返,第八返生則不可得。
註:這是帝釋憍支迦為何沒有第八生處的另一資料:【正法念處經】卷第二十五「觀天品」第六之四(三十三天初)載:「…愧心思維:『我(即帝釋)當幾世受如是報?』 以善業故,於殿壁中,自見其身。天中七生,人中七生,去來七返,無第八生。非於天中,非於人中,非地獄中,非餓鬼中,非畜生中。帝釋心念:『云何我身無復生處? 我生何處而不可見?』 心生驚怪,何故無有第八生處? 久思維已,即自念知:『先聞世尊說如是言,須陀洹人,七生之後,入有餘涅槃,我必如是。』 以清淨心,敬禮世尊,發歡喜心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