誹 謗 和 批 判 他 人

简繁转换 - 简体

 

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,首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。

這些批判者永遠祇作人身的攻擊,從不對事實來批評,這種批評是惡意的批判而非善意的評論;在批判他人之前,先捫心自問自己夠不夠資格下評語,例如你要批評某位顯教大德或密宗大師,請問你看過他的著作沒有? 聽過他的說法沒有? 你有否接近這位大德 / 大師從而了解他? 不要祇會一開口就說是這個人騙財騙色,這個人斂財無數,這種毫無事實根據的批評就是譭謗。修行是為了追求更多的知識而不是鬥爭。網友上網能夠免費取得知識已經是現代社會人的一種福分了,在古代,你一定要四出借書來看。何不安安靜靜的享受網上閱讀的樂趣,而為了小小是非而口誅筆伐!

說寧波車 / 上師的是非,在寧波車 / 上師的立場來說,是的也好,非的也好;稱譽的也好,誹謗的也好,寧波車 / 上師都是萬般隨緣皆好,如此萬般隨緣過,過了就一切隨緣了。

寧波車 / 上師不會把流言、誹謗的話記在心中,但是說出這些錯誤狂言的人,是犯了彌天大罪,將來對自己的罪孽一定後悔莫及,果報如影隨形,大家對此因果道理應已深信不疑。

不要妄加觀察、不分青紅皂白地評論任何人,更不應隨意就對聖者做出花樣翻新的批倒、批臭,因要看清楚和去明白一個人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稍有不慎,誹謗的過失及它必定招致的惡果,就祇有當事人以及推波助瀾者自己去長受苦劫了。

在【涅槃經】中釋迦牟尼佛說:「依法不依人,依義不依語。」
若要知一種信仰的正當性與否,最重要的是不以其信徒的外表和行為來判斷,而是以教義的正邪來決定其存在價值。

以部分或一小撮信徒的外表來批判,任誰都會做,但批判者甚麼也得不到,反而可能因此不謹慎而誹謗正法的信徒,自己造成大業障。

萬一真的有人受持正法仍然毫不在乎地做壞事,那麼,此人因傷害佛法必受佛的責罰無疑。

我們有一次請教寧波車 / 上師,如何面對誹謗?
上師,帶著他特有的認真表情,笑著說:

「1﹣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,曾經遭人誹謗陷害過;
 2﹣ 蓮花生大士,也遭人誹謗陷害過;
 3﹣ 很多聖人都有如此遭遇,我作為佛弟子,被誹謗是正常的事,我不會自卑,你們做弟子的也不要自卑!
 4﹣ 我不會放在心上,亦不去管它! 聖人說:『沈默是對誹謗的最好答覆。』 再者,眾生常因說錯話而後悔,而我卻從未因沈默而後悔。
 5﹣ 年齡不會製造聖人,它祇會製造老人。說是非的人是感情用事地去生活的人,他們的生命是悲劇。修行人是用思想和智慧生活的人,故行者的生命是喜劇(喜是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之喜)。
 6﹣ 再說,你想想,誹謗別人的那個人一時說話痛快,可是死後會在蓮花地獄裏,有一百隻牛在犁其舌,而舌頭被護法正神一刀一刀地切掉的時候,多可憐啊!太可憐啦!」
 
正是“祇見活人論是非,不見死人道醜好(說好壞)。”大家幾十年的光陰很快就過去,為甚麼不替自己多作打算,多想一想? 佛陀說:「世人皆做“不急”之事,不急的事情他們一直作。」 祇要三寸氣在,名利爭執不休。所以大家記住,如果一旦無常期到,請問你能帶走多少? 祇會命終以後任鬼差、護法神和因果律擺佈。